久遭詬病的資產重組亂象成為資本市場撥亂反正的重點。近日,中國證監會就修改《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管理辦法》(下稱“管理辦法”)公開征求意見。此舉被看作監管當局采取的一個重大步驟,有助于資本避虛就實、防范化解金融風險,并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?! ≠Y產重組在證券市場司空見慣。倘若運用得當,可引導資金注入實體經濟,提高結構調整效率,優化上市公司結構,加速“創造性毀滅”,同時提升公司治理水平,使上市公司敏捷應對新經濟的挑戰。但是,倘若運用不當,它極易淪為資本炒家的道具。其中,買殼賣殼一直是A股市場熱絡的游戲,衍生出炒殼、炒概念、炒收購、“Pre重組”等一系列業務鏈條。天量資本趨之若鶩、樂此不疲,內幕交易、市場操縱屢見不鮮?! Y產重組痼疾,監管層早有認識,相關規則也不斷調整。2011年8月,“管理辦法”首次明確從嚴監管重組上市,要求與IPO趨同;2013 年 11 月,又明確“與 IPO 標準等同”。不過,正所謂“道高一尺魔高一丈”,監管之網常被突破。在2015年股市劇烈震蕩前后,問題更是層出不窮。多家不符合條件的公司試圖規避重組上市認定標準;由于IPO排隊耗時長久,一批“紅籌”企業謀求從境外退市回歸A股市場后,“殼”資源變得更加奇貨可居,炒作連續升溫。2015年,中國資本市場并購重組交易2669單,交易總金額約2.2萬億元,同比增長52%,超過IPO、定增與債券融資的總和,其間泥沙俱下自不難想見?! 〈舜巫C監會修改“管理辦法”,最重大的變動就是直接取消重組上市的配套融資,提高對重組方的實力要求,意圖十分明確,就是擠干水分,并促進市場公平?! ∫恢币詠?,上市公司資產重組均采用定向發行股票來融資,以此收購資產。不過,引入的資產所有者往往趁機套現走人,而大批通過“Pre重組”入場的短線資本也獲利套現。通過炒作概念、透支未來,殼公司股價一路飆升。最終裝入上市公司的資產,失去了起初的優質之貌,在層層盤剝之后,變質為“雞肋”甚至有毒資產。證監會這次明確取消重組上市的配套融資,就是要去除這一病根。一旦實施,買殼和賣殼成本將上升,一、二級市場套利空間將被壓縮。重組方需要具備足夠的實力,才能發起和完成貨真價實的資本運作?! ∨涮兹谫Y低價入股一直是市場最具爭議的焦點。幾乎每一宗交易都伴隨著無盡猜測和質疑:是否涉及利益輸送,是否構成涉及內幕交易。而東窗事發的一些事例確實觸目驚心。配套融資的參與者,不管是大股東、關聯人甚至內部員工持股計劃,外加精于此道的機構投資者,均借機套現, 而由不明真相的廣大中小股東接盤。新政策倘獲執行,標的公司需要堅持到借殼全部完成,而重組操作周期可能長達兩年,沒有足夠的資金實力斷難完成 ; “ Pre重組”投資通過配套融資實現低價入股也不再可行。多年來屢見不鮮的一味炒作以圖短線牟利的行為將不得不收斂?!肮芾磙k法”還要求上市公司原控股股東與新進入控股股東的股份均須鎖定36個月,其他新進入股東的鎖定期從目前12個月延長到24個月。這一改動,同樣劍指短期炒作。限制原控股股東、新進小股東通過重組上市套現退出,督促其關注重組資產質量,將形成新老股東相互約束的市場化機制。 此外, 由于二級市場波動無常,行業景氣周期陰晴不定,重組標的需精挑細選,不再是“揀到籃里都是菜”。對于借殼完成后接續的資本運作,操作者也需要全面考慮資金成本與鎖定期, 充分協調相關方的利益,這有助于培育理性的市場氛圍?! ≡诓僮鲗用?,“管理辦法”更是抓住關鍵點。比如,它重新界定了重組上市的標準。對于所購買資產的規模,從原有的資產總額單項指標,調整為資產總額、資產凈額、營業收入、凈利潤、股份等五個指標,只要其中任一達到 100%,就認定符合交易規模要件。在“控制權變更”層面,修改后的“管理辦法”參照成熟市場經驗,從股本比例、董事會構成、管理層控制三個維度,完善控制權變更的認定標準。這一系列標準使得通過鉆空子來規避監管變得相當困難?! ∵@些細致規定看似過于技術化,甚至不無枯燥之嫌,然而,正是這些細節的總和確立了A股市場下一步發展的方向。遵守市場規則,尊重“三公”原則,不再是抽象的要求。任何靠不正當手段來牟利的行為都需要被監督、糾正和懲處?! ≡鴰缀螘r,上市公司熱衷于四處重組,荒廢了主營業務,旁涉的業務也難有起色??v然股價有所拉升,也往往成為利益輸送的煙幕。這對提升上市公司質量和保護投資者利益都非常有害。監管當局新任負責人下決心啃啃資產重組這塊“硬骨頭”,這是糾偏全盤舉措中的重大步驟。中國資本市場正處于亂后求治的緊要關頭,資產重組新規無疑有助于修復資本市場的基本功能。
資產重組新規有利于修復資本市場基本功能
特別聲明:文章內容僅供參考,不造成任何投資建議。投資者據此操作,風險自擔。
網站首頁 - 國內 - 國際 - 產業 - 宏觀 - 公司 - 體育 - 評論 - 人物 - 投資理財
本站不良內容舉報聯系客服QQ:873348527 官方微信:yixuzhen99 服務熱線:yixuzhen99
未經本站書面特別授權,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
Copyright © 2002-2022 財經資訊網 版權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