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2月15日,新華社連發六篇評論文章,即《全球經濟需關注美聯儲加息提速風險——思辨美聯儲加息述評之一》,《美國應承擔主要儲備貨幣國全球責任——思辨美聯儲加息述評之二》,《人民幣匯率自有節奏長期穩定——思辨美聯儲加息述評之三》,《美聯儲加息會影響中國老百姓首席策略分析王德倫認為,當下流動性趨緊,但低增長、低收益率的大格局不會改變,財富配置需求旺盛,A股有望迎來更多資金入場配置,而且改革預期在提升?! ⊥顿Y黃金更要謹慎 15日凌晨,在美聯儲公布加息決議后,國際金價直線跳水,目前已經回落到1140美元/盎司附近,創下了逾10個月低位。美聯儲加息并不讓黃金投資者意外。但令市場意外的是,美聯儲暗示明年將加快升息步伐。這使得美元指數創下十四年新高,金價承壓大跌?! 》治稣J為,黃金以美元計價,美元逐步加息,這對黃金而言,顯然是個不小的“壞消息”。2016年黃金市場,以6月英國“脫歐公投”為界,之前大漲,之后大跌,著實座了一回“過山車”?! O立堅認為,黃金有兩方面的作用,一是避險,二是防通脹。短期看,美元高歌猛進,全球經濟還沉浸在“特朗普財政刺激”的氛圍下,股市一路高歌,黃金難有作為。但若從長期看,通脹預期切實抬高,尤其是大宗商品價格大漲引發的通脹嚴重,黃金有望迎來支撐??傮w而言,投資黃金仍要謹慎,明年還是“小年”?! ∶缆搩硬患酉⑽覀兌家N好自己的地 隨著北京時間15日凌晨美聯儲宣布加息決定,國際資本市場再添變數。作為早已深度融入世界經濟的全球第二大經濟體,中國經濟金融不可能不受影響?! ν獠凯h境的變化,要敏銳觀察、充分應對,但又不必過于擔憂,更不能自亂陣腳。畢竟,外因要通過內因才能起作用。在當下劇烈變動、充滿不確定性的全球經濟環境中求發展,關鍵是做好中國自己的事情?! 【湍藐P注度較高、變動頻繁的匯率問題來說,其實根子在于經濟基本面,以及基于基本面的市場預期。當前中美的確處在經濟周期的不同階段,但中國經濟的基本面沒有變。一個龐大的有著13多億人口的大市場,仍在新型工業化、信息化、城鎮化、農業現代化的道路上堅定前行,基礎之牢、潛力之大,是一些國家不可比擬的。而正試圖重振制造業和外貿出口的美國,到底能容忍美元漲到多高、未來頻繁加息的預期到底能兌現多少,其實也有待觀察?! ∮械讱?,就能有直面問題的勇氣。市場擔憂有市場的道理,那就有什么問題解決什么問題。當下對于中國經濟最關鍵的就是,堅定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,抓緊解決長期積累下來的產能過剩、杠桿率較高等令市場擔憂的老問題;加快實施創新驅動,以科技創新和體制創新打造新動能,引導中國經濟進入一個新的、更高質量的發展周期?! ∠啾壤蔬@類短期變動,一些不那么引人注意的長期基礎性的事情其實更值得關注。在產權保護方面,中央有關完善產權保護的文件已公布,抓緊落實有助于增強投資者對在國內長期發展的信心,改善市場預期,乃至改變資本流向;在現代服務業發展方面,養老、健康、教育等市場準入有待進一步開放,政策有待進一步完善,消費升級的油門完全可以踩得更深;在構建誠信體系方面,信用信息跨部門共享、聯合獎懲已經開始,一旦取得實質性突破,將會明顯降低長期困擾中國經濟的融資和交易成本問題?! ‰m然別人的事情我們很難左右,但自己的地一定要種好。相信隨著中國經濟躍上新臺階,隨著人民幣國際化扎實推進,中國將在世界經濟金融的舞臺上更加揮灑自如?! ∶缆搩酉ⅰ把プ印甭涞?中國宏觀政策需平衡多重目標 時隔一年,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14日終于拋出“另外一只靴子”,宣布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上調25個基點到0.5%至0.75%的水平。全球市場應聲而動,但波動幅度符合預期。專家認為,在世界經濟復雜多變的背景下,明年中國宏觀政策需要在多重目標間尋求平衡?! 〖酉⒂绊懸呀浱崆搬尫?全球市場波動基本符合預期 作為全球最大經濟體和最主要儲備貨幣發行國,美國貨幣政策對全球經濟金融有著巨大的外溢效應。面對年內首次,也是十年來美國第二次加息,全球經濟與金融市場應聲而動?! ∶涝笖碉j升,一度升穿102.6,創多年來高位。在美元走強影響下,主要非美貨幣一路走跌。北京時間15日,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報6.9289,再創2008年6月以來新低,截至15日16時30分,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提供的人民幣對美元即期收盤價報6.9354?! ∶绹鴷r間14日,短期美債收益率上揚,美股短暫沖高后震蕩走低;國際原油價格當日跌幅逼近4%,紐約黃金期貨價格當日跌幅為1.24%;有色金屬、農產品
新華社連發六文評述美聯儲加息:不會影響國內
特別聲明:文章內容僅供參考,不造成任何投資建議。投資者據此操作,風險自擔。
網站首頁 - 國內 - 國際 - 產業 - 宏觀 - 公司 - 體育 - 評論 - 人物 - 投資理財
本站不良內容舉報聯系客服QQ:873348527 官方微信:yixuzhen99 服務熱線:yixuzhen99
未經本站書面特別授權,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
Copyright © 2002-2022 財經資訊網 版權所有